实现共性关键技术与核心技术的突破

发布日期:2016-08-12 14:38

——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邢敏谈“节能环保内燃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的重大意义
  由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联合倡议,国内9个汽车及发动机的优势企业、7所大学、4个研究所以及行业协会共21个单位组建的“节能环保内燃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创新联盟”)在天津成立。就此行业重要事件,本报记者日前采访了“创新联盟”第一届副理事长、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邢敏,请他详细介绍了“创新联盟”成立的背景和战略意义。 
  中国工业报: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是“创新联盟”的牵头单位之一,请您谈谈联盟成立的初衷是什么?成员都包括哪些单位?
  邢敏: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汽车第一生产和消费大国;然而,国内汽车的动力之源——发动机,却大多带有进口或合资的基因。“中国制造”的整车出口,也由于发动机的性能等问题,举步维艰。组建“创新联盟”,意在通过产、学、研、用结合,共同攻克国产发动机的技术壁垒。 
  为了响应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以及《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总体实施方案》等文件号召,由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联合倡议,联合了我国9个汽车及发动机的优势企业、7所大学、4个研究所以及行业协会共21个单位,针对节能环保内燃机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组建“创新联盟”,产学研联合进行攻关研究。成员单位包括天津大学、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上汽、东风、长安、奇瑞、吉利、天津一汽、潍柴、玉柴、中国一拖集团、中国汽车研究院、中国汽车研究中心、兵器工业集团70所、天津内燃机研究所、清华大学、吉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湖南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 
  “创新联盟”在成立之前,先后于去年9月6日和12月5日分别在天津召开了发起单位筹备会,确定了联盟的宗旨和任务,讨论了联盟章程草案以及初步的技术主题。筹备工作得到科技部、教育部的相关部门和天津市科委的肯定和支持。应该说,这是我国围绕战略行业的关键共性技术需求,依托优势科研基地建设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将对我国联盟建设模式进行有益的探索。 
  中国工业报:“创新联盟”成立的宗旨是什么? 
  邢敏:主要宗旨是针对我国内燃机产业“节能减排”和“低碳排放”的战略需求,整合内燃机优势产业资源以及领先的大学和研究所等创新资源,以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油耗法规和降低CO2排放为牵引,通过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突破产业发展技术瓶颈,提出我国内燃机节能减排技术路线图,实施技术转移,加速关键共性技术科技成果商业化运用,提高我国节能环保内燃机自主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成果的辐射能力,推动我国内燃机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工业报:“创新联盟”具有怎样的运行机制? 
  邢敏:“创新联盟”设立理事会、技术委员会和秘书处。理事会为联盟决策机构,技术委员会为理事会咨询机构,秘书处为联盟常设执行机构。联盟理事会决定联盟运行方针,制定和修改联盟章程,选举和罢免联盟理事长和副理事长,遴选和聘任技术委员会成员,决定联盟重点工作任务,协调资金筹措、使用、成果转化等联盟重大决策事宜;根据技术委员会建议,批准联盟项目立项和结题。技术委员会向政府部门、业务主管部门、联盟理事会提出项目建议,确定研究主题,制定和发布课题指南,组织项目招标,组织项目实施和验收,向理事会提出验收意见。秘书处在理事会领导下,开展联盟日常工作,组织实施年度工作计划,组织联盟理事会、技术委员会、技术交流等会议。联盟第一届理事会秘书长由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谢辉担任,副秘书长由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葛红担任。 
  中国工业报:目前,各地围绕汽车集团纷纷组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而“创新联盟”成立对行业来说有哪些重大意义? 
  邢敏:建立内燃机产业技术战略联盟,将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运用市场机制集聚创新资源,实现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在战略层面有效结合,共同突破内燃机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集成产学研各方优势,针对国家战略产业——内燃机产业“节能、减排”和“降低CO2排放”的紧迫需求和技术瓶颈,实现共性关键技术与核心技术的突破,提出我国内燃机节能减排技术路线图;第二,有利于促进政府对产业技术创新支持方式的转变;第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产学研利益共同体,更能体现国家重点产业长远发展的利益,符合国家战略目标;第四,有利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转制院所和高校在行业技术创新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第五,有利于促进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 
  目前,我国国产乘用车油耗比欧洲平均水平高出10%~15%,尾气中主要大气污染物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量分别是欧洲现行标准的2.78倍和10倍,国内大多数车企生产的新车排放只能达到欧Ⅲ和欧Ⅳ标准。随着2009年9月1日欧盟实行更为严格的欧Ⅴ排放标准,发达国家纷纷对高能耗进口产品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碳关税),我国汽车出口所面临的国外技术壁垒不断提高。同时,工信部等国家部委已原则通过强制性国家标准《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到2015年,我国排放法规将与国际接轨。这意味着在未来5年内,中国内燃机产业将面临巨大的技术跨越。我国作为世界汽车第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内燃机工业是重要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非常重要,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节能环保内燃机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 

联系我们
地 址:中国 · 张家港保税区泰来路
电 话:0512-58280228/58206128
传 真:0512-58280229
网址:http://www.chuangdian.com.cn